2007年以來,我國連續(xù)五次出臺針對鋼材出口的調控政策。自4月15日起,部分特種鋼材及不銹鋼板、冷軋產品出口退稅率降為5%,普碳鋼、熱板、型材、盤條等83個稅號的鋼材產品則取消出口退稅;自5月20日起,對上述83個稅號鋼材產品出口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自6月1日起,繼續(xù)對上述83個稅號的鋼材產品加征5%-10%的出口關稅,并將鋼坯、鋼錠、生鐵等鋼鐵初級產品的出口關稅率由10%提高至15%;自7月1日起,取消除石油套管外的一般普碳焊管的出口退稅,將除石油套管外部分鋼鐵制品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5%;自2008年1月1日起,鋼坯出口關稅率由15%提高至25%,長材、帶鋼、焊管的出口關稅率由0-10%提高到15%。
伴隨著這些政策的出臺,此前一路狂奔的鋼材出口量在4月份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后開始扭頭向下,7月份以來連續(xù)5個月環(huán)比下降,10月、11月甚至出現(xiàn)同比下降。因此,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鋼材出口調控政策已經發(fā)揮效應,而最近宣布的政策則為2007年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實際上,抑制鋼材出口的主因是國內外鋼材合理價差的擴大導致出口利潤縮水。2007年底,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shù)同比上漲18.99%,全球鋼材價格指數(shù)同比上漲17.31%,國內外鋼材價格指數(shù)差由45.05點擴大為51.08點,這意味著實際價差有所擴大。
但與此同時,國內外鋼材的合理價格擴大幅度更大。由于運輸環(huán)節(jié)費用和出口稅費,國內外鋼材本來就有一個合理的差價。而2007年以來,國際海運費不斷上揚,人民幣快速升值,出口退稅、出口關稅政策頻頻調整,因而以人民幣計價的這一合理差價本身也在不斷擴大??紤]到這三個因素尤其是前兩者,2007年底國內外鋼材的合理差價至少應比年初上升50%。
因此,盡管實際價差有所增加,但合理價差上升幅度更大,導致鋼材出口利潤空間大為減小,因而鋼廠、貿易商出口動力明顯不足,下半年以來鋼材出口環(huán)比回落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更有甚者,上述調控政策實施前,往往會出現(xiàn)搶關出口現(xiàn)象,導致當月鋼材出口大幅上升。而在政策面基本平穩(wěn)的下半年,鋼材出口則出現(xiàn)明顯回落。
由此可見,如果調控目的是為了控制鋼材出口,則頻頻出臺政策得不償失。展望2008年,鋼材出口調控政策可能由2007年的“頻率高、幅度大”轉變?yōu)?#8220;頻率低、幅度小”。首先,部分低端品種加征出口關稅后,出口利潤縮小已有效抑制出口,繼續(xù)加征出口關稅已無必要;其次,減少高端品種的出口退稅率可能招致大鋼廠反對,也不符合“有保有壓”的調控方向,因而此方面調整空間非常有限;第三,四次調整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和出口關稅率后,也需要一段“政策真空期”來觀察政策效應。此外,由于2007年底的政策調整不涉及出口退稅,2008年針對中低端品種的出口退稅調整可能將繼續(xù)進行,同時年底例行的關稅政策調整也可能繼續(xù)涉及鋼鐵產品,但次數(shù)和幅度將不會超過2007年。
可以預見,未來鋼材出口調控政策的方向將是“重構”:一方面對現(xiàn)行鋼材稅目進行調整(可能是一次性系統(tǒng)調整,也可能是每年低小幅微調),然后對低端鋼鐵產品進一步加征關稅,而對此前過多加征關稅的高端鋼材品種降低出口關稅率或取消出口關稅;另一方面配套采用出口企業(yè)資質標準、出口許可證管理對鋼材出口進行綜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