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6月26日,Gemmingen–舒勒橫桿機器人的作用是將沖壓線上的零部件從一個工序輸送到下一個工序:最多可同時將4個零部件從模具中移除,調整其方向后,再將它們直接放置于下一個模具中。在企業(yè)格言“連通成功之路”的激勵下,舒勒今天在德國的Gemmingen廠區(qū)推出了第四代“橫桿機器人4.0”。該機器人采用了全新的設計,功能更加完善,而最為突出的改進是其性能上的提升:“橫桿機器人4.0每分鐘最多可輸送15個零部件,速度遠遠高于上一代產品,”舒勒自動化公司執(zhí)行總裁Lothar Fischer強調說,“結合伺服沖壓線中的橫桿機械手自動化裝置,我們在速度上又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準。”橫桿機器人易于編程,對于常規(guī)的機械式/液壓式?jīng)_壓線、裝載/卸載操作以及現(xiàn)有生產線的改造都是理想之選。配有雙電機的改良型驅動系統(tǒng)以及全新的傳動裝置使得橫桿機器人的速度得到顯著地提升、重量大幅地減輕,同時,“機械手”的靈活性也因此提升了約20%。而最大載荷(包括端拾器在內)保持不變,仍為90公斤。得益于集成了能源回收裝置的創(chuàng)新型能源管理系統(tǒng),機器人的能源效率也提升了20 %。特邀嘉賓Reiner Calmund:“激情締造成功”舒勒的“橫桿機器人4.0”在Gemmingen新成立的“自動化技術中心”(Automation TechCenter)首次亮相。該技術中心全年開放,不僅能夠在第一時間向客戶展示舒勒公司的創(chuàng)新產品,還可以基于客戶的要求(壓力機之間距離、模具布置、滑塊運動等)對工藝進行仿真。舒勒集團還請來了國際足球專家Reiner Calmund,為開幕式進行了主題為“技術與激情締造成功”的演說。橫桿機器人安裝于懸掛在頂棚的軌道上,因此它能覆蓋的壓力機間距長達10米。此類較大的間距主要用于老的生產線,因為需要給中轉工位留出空間。而使用橫桿機器人后,在空中或在模具中即可改變零部件的方向,因此無需中轉工位。“這不僅僅是替換了兩個原有的設備、增加了壓力機之間的空間使其更易維護,同時還顯著地提高了生產線的產能,”Lothar Fischer總結道。橫桿機器人的設計源自于六軸工業(yè)機器人,而舒勒的工程師們又在此基礎上增添了兩個軸,分別控制機械臂和水平驅動。這樣,操縱性、靈活性以及產量都獲得了顯著的提升。新一代橫桿機器人還配備了工藝數(shù)據(jù)界面,為迎接工業(yè)4.0時代做好了準備。而智能網(wǎng)絡功能則使它還可作為監(jiān)測工藝并報告任何錯誤的分析工具。因此,橫桿機器人4.0在持續(xù)的高產量生產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未來沖壓線設備的理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