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法則告訴我們,“第一”勝過“更好”;細分市場法則告訴我們,如果你做不了第一,好也要試圖創(chuàng)造一類新產品,進入一個細分市場,從而成為該類細分市場中的第一,而不是努力推出比第一更好的產品,這仍然講的是搶先法則。搶占大腦法則告訴我們,我們所講的搶先和占領細分市場要深入到消費者的頭腦中才能有效,否則就不叫搶先,就等于沒有創(chuàng)新。你雖然做了第一,或創(chuàng)造了新的產品類別,成為該產品類別中的第一,但是沒有深入人心,反而被走在你后面的人搶先使理念深入了人心,那這個第一就是他的,而不是你的。
這里所講的觀念競爭法則進一步告訴我們,我們創(chuàng)造的第一、我們創(chuàng)造的新產品都是產品在消費者頭腦中形成的觀念,只有產品在消費者頭腦中形成的觀念才是重要的,它與產品本身是兩碼事情。基于消費者頭腦中的觀念的法則才是正確的法則,而以所謂的產品“事實”為依據的法則常常是錯誤的。
觀念勝過事實
正確的市場競爭或人生競爭應該緊緊圍繞著人們的觀念進行,人們對你或你的產品的觀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市場競爭和人生競爭應該著重考慮的是我們或我們的產品在人們頭腦中形成一個什么樣的觀念、人們實際上擁有了什么樣的觀念,以及我們應如何改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等。
你說你的產品是最好的,那要讓消費者認為你的產品是最好的才有意義;否則,如果消費者并不認為你的產品是最好的,你硬說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也沒有用。
如果你說你是第一,但人們認為你不是第一,你只是第二,那你就是第二。你必須承認這個現實,然后以這個現實為基礎展開營銷或競爭才會有效。
大家都認為鞏俐是中國的影后,你說你演戲比鞏俐演得還要好,你才是中國真正的影后,并開出比鞏俐還高的片酬,一定會引來哄堂大笑,因為人們不認為你是影后。即使你真的戲演得比鞏俐還好,真的應該當是影后,那也沒有用。你的這種訴求注定要失敗,你據此開出的片酬也不可能得到。
以所謂的“客觀事實”為基礎的市場營銷,其實是走入了誤區(qū)。
很多人將企業(yè)經營看作是產品間的競爭,他們認為,從長遠看,最好的產品終將獲勝。
很多人熱衷于所謂的市場調查,并將市場調查得來的數據資料或得出的分析結論當作“客觀實事”。殊不知,市場調查中得來的數據資料并不是“客觀事實”,很多不過是被調查對象頭腦中的觀念的反映而已,而且其中又有很多是被調查對象故意隱瞞了真相的虛假觀念的反映而已,而調查者所得出的分析結論則更是調查者的一種主觀的認識而已。你確信擁有最好的產品,這不過是你的一種主觀認識而已,你以此為依據,然后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市場競爭中去,以為這樣就一定能獲得成功,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其實在市場調查中得來的并不就是真正的“客觀事實”,在市場營銷中真正的“客觀事實”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重要,因為一切都要通過在人們頭腦中形成觀念才能得來。所以基于觀念的競爭策略要比基于“事實”的競爭策略可靠得多,有用得多。
很多人都對自己的認識能力過于自信,總認為自己的認識比別人都要正確,他們比別人掌握了更多的實事,惟有他們認識到的才是真實的。他們把自己的感知當作事實,又試圖把這種感知的“事實”強加給別人。其實他們的這種自以為是的“事實”不過是他們的一種觀念而已。他們以這種所謂的“事實”為基礎進行的市場營銷,其實不過是以他們自己的觀念為基礎在進行市場營銷,并沒有以消費者的觀念為基礎。與消費者頭腦中的觀念背道而馳,其結果往往導致失敗。
絕大多數市場營銷中的錯誤都源于這種以事實為基礎的產品競爭,他們把產品當作市場中的主角,競爭的輸贏取決于產品的好環(huán)。以這種假設為基礎產生的那些自然而然的、符合邏輯的營銷方式無一例外都是錯誤的。
很多企業(yè)、很多人都喜歡以事實為基礎,也相信自己掌握著事實。每個母親都會認為自己的兒子是最優(yōu)秀的,每個企業(yè)都會認為自己的產品是最好的。而其實,一切事實都要由人們來認知,人們的行為所依據的就是各自對事實的認知所形成的觀念,因此,一切都要以人們認知中的觀念為基礎,以所謂的客觀事實為基礎的市場營銷法則,其實是走入了誤區(qū),在營銷的世界里,在人們的頭腦中,客觀事實是不存在的。
客觀事實是在存在的
什么是最好的產品?還不是自己認為它是最好的產品。你自己這樣認為,顧客并不這樣認為。
在市場營銷中,所謂的客觀現實是不存在的,我們每個人,包括生產廠家、經銷商、消費者及潛在消費者,都要通過自己的一雙眼睛來觀察世界。
如果存在客觀事實,我們又是怎樣認識它的呢?還不是通過我們各自觀察獲得的?那么,誰能告訴我們如何估量它呢?這只能通過另一個人用不同的眼光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來得到。
因此,在市場營銷中不存在客觀的事實,不存在最好的產品。在市場營銷的世界中,只有存在于消費者或潛在消費者頭腦中<